萍乡孩子学习编程省钱攻略及关于编程学习的一些建议。

1.首先家长是第一任老师,家长要先动起来,自己先学一下。
不要去打麻将,不要玩电子游戏,不要刷短视频,不要看电视剧,不要看电影等,因为我都不看,省下来的时间都用来学习。

2.学习资源就不必说了,太多了,如code.org。现在网上资源多得是,自己去下载就是了。也可以联系我直接向我索取,我有非常多的编程学习资源,大多都是我自己10多来年编的。2010年我就开始编Scratch作品了,然后是Python,现在还做C++信奥教研。

3.然后,这里就能区分出一些家长了,这些家庭环境就是优良的,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就能自学了。从哪里学习起,如果8岁,从Scratch学起最适合。学到一定程度,指法标准较熟练了,可以尝试学Raptor(计算思维)或者Python编程。用Python结合数学等其它各门学科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。如果觉得Python学得还不错了,到了11或者12岁左右就能学C++了。不过需要家长更加努力了,陪学就是这样。

4.当然,要“省钱”家长自己教。但没有时间或者家长基础太差无法自学,那可以交给第三方。毕竟专业的事专业人员来做,其实更经济。在萍乡本地找一个信誉比较好的编程老师,如果是信奥教练更好,就能长期学,学得会比较深。

5.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学习编程不等于学习计算机语言。学习编程的目的主要有两个。一个是通过图形化编程工具或Python或Raptor等进行综合素质培养。比如,在一堂课上学习Python编程。可以结合各门学科来进行教学。家长眼界放得宽,认知足够,经济较宽裕,孩子也能学得下去,并且有好的老师,则不失为提升孩子素质的优品。还有一个目标是信奥编程,目标是信息学奥赛。这个要参赛就得早早准备,就像要练绝世武功,需要从小就开始练起一样。普通人的大脑经过不断地训练都是可以去参加信息学奥赛的。之所有绝大部分人没有参加。这个原因主要就是人们没有这个认知。所以只有在一线城市高认知家庭才会让孩子参加这个比赛。北京去年有10000中小学生参加,而萍乡才50个。按人口比例来算,萍乡是落后非常多了。

6. 大家都懂的简单道理,就是机会并不是给每个人的,给有准备的人。孩子学习编程并非一定去参加比赛或者考级,甚至也不一定要以科技特长生为目标。因为人生重在体验,每个都可以去尝试一下,激活大脑不同区域。大脑的神经元才能建立起更丰富的链接,思维才会更发达。

7. 我们也都懂,只有一切从长远出发,去掉功利化,才能到达“彼岸”。未来的职业,AI把基础代码编完了。人来审核,如果人不懂,则无法审核。这对人的代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如果人类不去审核,让一个AI去审核另一个AI的代码。人类会相信吗?人类久久不编程,则代码能力会不断地退化。其它事情也是一样,这样会让人类整体思维水平会不断退化。所以,不管AI多强大,都是自己身外之物。这永远不是自己的能力。自己要能力提升,一定要学习,不断精进,善于利用AI,超越AI,则是现在人要做的事情。所以,现代社会对人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,如果不晓得想,则会越来越忙。晓得想,则只要按班就步就行了。因为科技发达了,物质产生非常发达,不必担心没得饭吃。把多余的消费去掉,集中精力做好一个事情即可。

8.还有一个就是要把计算机打字练好。有些人不以为然,以后语音输入了,还学什么打字。快速盲打可是10个手指头的弹键盘艺术。语音输入再好,你得动嘴,一个人安静地呆在自己办公室还好。你好意思在人多的时候用语音输入?输入密码的时候你敢把密码念出来。在图书馆操作电脑,你敢用语音输入?当然,叫小爱音箱还有陪伴机器人的时候可以。也就是说每种输入法有它的最佳应用场景。就像电风扇和空调还有手工摇扇一样。它们各有各的应用场景。盲打在稳定性、适用性和专业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,尤其是编程,需要精准输入。其实我一想到别人扫码付款时,就有小音箱响起X元已到账的声音,我就想笑。因为这不是泄露了这个店家的营业额吗?我只要呆在附近记录下即可。而且多收集了这些数据,还能进行数据分析。

9.学编程有捷径吗?假设有,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,那这捷径也就没有了。所以即使有,别人不会告诉你,要不就没有优势了。我把问题改一下:学高等数学有捷径吗?所有人都会知道没有。普通人都要学12年升入大学再学高等数学,而且一天还有几节数学课,课后要不断练习。如果学习算法编程,一样没有,对于普通人来说,只有老老实实遵守循序渐进原则。一步一个脚印,稳扎稳打。其实要学深任何一门技术,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。假设这门技术很容易,那么人人都能轻松学会,那没有什么价值了。若要功夫深,铁杆磨成针,人人都知道的道理,在现实中一直在验证中。(本文章已刊登在本人的独立博客(www.lixingqiu.com)及“异编程”公众号上)。

关于李兴球

李兴球的博客是Python创意编程原创博客
此条目发表在杂谈分类目录。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。

发表回复